1金属外壳手机:诺基亚925、Xplay、HTC One回顶部 【PConline 购机手册】一直以来,金属材料在消费电子产品上的应用被认为是增加质感、提升产品档次的方式之一,采用金属材料的产品往往定位更高端,低价位市场则留给那些工程塑料产品。而到了今天,这样的情况是否还在继续?手机行业对金属材料的应用、作为用户的我们看待金属元素的角度有了怎样的改变?这次,我们就从最近市场关注度最高的金属元素手机着手,来看看它们体现着怎样的趋势,金属为这些产品带来了怎样的不同,是否如电影《钢铁侠》那样受欢迎呢?
犹如钢铁侠附体 六款金属外壳手机推荐
1.金属手机材质的优点
话题一开始,我们自然还是从金属材质的优劣来说起。质感当然是最直观的,这样的感受在很长一段时间主导着金属材质在消费电子产品上的尝试,在塑料机身还是行业绝对主流的时代,金属手机几乎成为“高富帅”的专属,不过现在随着成本的降低,金属手机不再有档次上那么明显的区别,同时,工艺的提升、产品打造理念的成熟,让现在的金属手机做工更完善,磨砂、拉丝等各种工艺也纷纷提升着使用者的手感,成本也控制在了一个更加合理的范围,不会因为采用金属材质而抬高产品的价格。
不仅是质感这样无形且主观的感受,金属材质还有着不少实际的优点,比如它起到的实际上是防滚架的作用,用金属材质来打造产品框架,对产品整体强度会有直接的帮助;同时,金属材质在散热、导热方面的效果也比塑料材质要更有优势。过去被人担心金属材质会加重产品的重量,现在铝制或者合金材料在重量和厚度控制等方面也同样表现可靠,让这部分不再成为问题。
2.不足之处也相当明显
不过,金属材料也同样有它的不足之处,虽然它的成本降低到了一定程度,但它很难比工程塑料还更加便宜,这让金属手机相比较而言价格仍然会略高一些。同时,金属导热快,就好比金属材质的笔记本电脑通过外壳来加速散热一样,外壳的温度往往会比塑料材质更高,对于手机这样的手持设备来说会一定程度地影响手感。如果手机本身在散热、能耗方面没有做得特别到位,这个部分的感受会尤其明显。
此外,金属虽然强度高,但它的韧性却并没有塑料材质那样出色,在接受外力冲击时很容易产生形变且没有办法恢复,比如“一撞一个坑”之类的事情,而这也影响了金属材质在三防手机上的应用--我们会看到主流的三防手机几乎都不会采用金属材质,这并不是因为金属本身的防水性能,而是金属不抗摔,容易产生形变而影响密闭性。
还有不能忽视的金属材料对信号的屏蔽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部分,就连苹果都付出了代价,然后才在金属边框上增加信号条来进行改善,而如果机器内置NFC之类的模块,这些模块一般也会设计在塑料材质面板的背后,这同样是为了保证信号的稳定。
3.灵活使用金属材质是个不错的方式
将不同的材质结合到一起,利用这些材质的不同特性,来得到一台兼具强度和韧性、有良好散热同时触感也仍然靠谱,信号也实实在在的手机产品,这是现在不少厂商采用的方式。现在我们经常会看到采用金属边框但后盖仍然是塑料的产品,或者是将整个机身分成三段,然后将天线、NFC等模块放到信号更好的位置,类似这样的设计虽说是顺势而为,倒也得到了不少用户的青睐。
介绍机型:诺基亚Lumia 925用料方式:铝合金边框参考价格:3999元
诺基亚阶段性旗舰产品Lumia925就是将两种材料搭配在一起使用的范例之一,它实际上改变了之前Lumia系列标志性的聚碳酸酯机身设计方式,从而也为Lumia系列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铝合金金属边框保证了机身拥有足够的强度,同时圆润的边角也并不会影响使用者的握持手感;而塑料材质的后盖提供了白色、黑色、灰色等多种颜色,包括随着摄像头一定弧度的隆起在内,整体线条自然流畅,以全新的姿态完成了一次漂亮的尝试。
诺基亚Lumia 925采用金属边框加聚碳酸酯后盖的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Lumia925在信号方面的处理。Lumia925的金属边框本身就成为了天线的一部分,而在机身底部还有两个附属天线,另外在机身内部,Lumia925将天线和金属框进行了隔离,并最大限度提升无线频段的使用,从而让金属材质对信号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也拒绝“死亡之握”之类的事情。
虽然随后发布的Lumia 1020又回到了老路上,但只要体验过Lumia 925的用户,就一定会对设计、材料选择与手感印象深刻。
介绍机型:vivo Xplay用料方式:背壳部分太空铝金属参考价格:2998元
在目前的大屏手机市场上,虽然三星等一线品牌仍然很有吸引力,但以vivo Xplay为代表的国货新锐却异军突起成为不少用户的选择。事实上如果我们将Xplay拿在手里,我们就能感受到它出色的市场表现是很有说服力的。虽然放下了5.7英寸的全高清大屏,但尺寸和重量都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准;做工优秀,细节相当扎实,握在手里并没有任何毛刺或者不舒服的感觉。这甚至能够让不少人改变对国产机的看法,Xplay的整体打造确实上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Xplay采用三段式后盖,是兼顾质感和信号的设计方式
至于材料的应用,Xplay显得非常务实,机身背后采用了三段式的设计,中间金属部分采用太空用的铝制材料,而两端则是传统的工程塑料,如果拆机我们就能发现,在内部结构当中,金属部分下方是3400毫安时的锂电池(有专门的石墨散热膜),而主要的部件都设计在了塑料材质的部分,包括能够根据屏幕摆放方向自动切换声道的双扬声器,以及在上端内置的NFC模块等等(新买的Xplay也会在这个位置贴上NFC的指示贴纸)。不同材料衔接紧密,各自发挥了材料的专属特性并避开了可能的冲突,为Xplay的流畅运行保驾护航。
介绍机型:新HTC One用料方式:整体采用铝合金材质参考价格:3998元
虽然采用金属材质的手机并不在少数,但HTC敢号称One是“全世界第一部全金属设计的手机”,自然有它的原因--HTC One不仅采用了金属的后盖,它在机身表面任何一处都同样的采用了铝合金材质,并成为“Unibody(一体成型)”理念的新代言人(最开始来自于苹果发布的MacBook Air)。这样的理念并不那么容易实现,HTC通过CNC机床上各种复杂工序,来得到一只完整的金属外壳(不过国内版变成了可开后盖的设计),并且它的结构和iPhone 5也并不相同,保证了足够的强度,这也是为什么现在HTC One还没有被“坐弯”的事情发生。
新HTC One全金属的后盖现在并不多见
同时,HTC One的全金属机身还势必会在散热和信号两方面引人关注。在不少玩家对HTC One的拆机当中可以发现,机身当中通过金属屏蔽罩、铜薄片等材料将热量传递给金属的机身外壳,然后通过外壳来导出热量。在实际使用当中HTC One的机身会发热,实际上就是在完成散热的过程,这与金属材料的笔记本电脑的使用体验是一样的,而闲置不用的时候,HTC One的外壳又能快速地完成降温。
至于信号的部分,HTC One将通过阳极处理的金属外壳作为了天线的一部分,包括手机信号和NFC模块都安放在最合适、受影响最小的部分,让最终产品在这个部分并没有太大的问题,漂亮的完成了一套有颠覆意义的产品的设计。不过也因为国内版本增加双卡双待而改变了设计,这个变动引来了不少的争议,看起来一些遗憾的部分要等到未来的HTC One mini等机型去解决了。
2金属外壳手机:华为P6、联想K900、iPhone 5回顶部介绍机型:华为P6用料方式:铝合金金属骨架加拉丝金属面板参考价格:2688元
一款在社交平台上引来无数讨论的热点产品,一方面因为它的外观设计和iPhone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则在于P6在材料的选择和细节做工等方面所受到的关注。华为在此前也多次尝试金属材质,而这次在P6上,金属材料被全面贯彻,它选择了铝合金金属来打造机身框架,同时背部面板不仅采用金属材质,还经过了拉丝工艺的处理,这带来了极佳的触感,包括整体控制在6.18mm的机身厚度以及轻量的机身在内,这些和材料的选择有直接关系,也直接影响了用户的体验。
华为P6拉丝的后盖与金属边框很搭
而对于天线的处理,P6选择和iPhone类似的方式,通过在金属框上增加塑料条来达到目的。另外在P6上,我们还能看到圆润的“下巴”,旁边有裸露的micro SD卡槽和SIM卡槽(社交平台上关于P6的争议主要来自这个环节),另外耳机孔上还预置了将防尘塞和卡槽顶针合二为一的小玩意,这样的细节得到了不少用户的青睐。
总的来说,P6的机身还是充分体现了华为在产品打造方面的积累与实力,它是目前对金属材料贯彻最彻底的一款手机产品,这和P6所采用的4.7英寸显示屏、基于Android 4.2.2版系统的Emotion UI界面以及自家海思四核方案一起,组成了一台个性十足的产品--能够在网络上引起话题,这本身就算是一大成功了。
介绍机型:联想K900用料方式:精钢材质机身加拉丝工艺处理参考价格:2999元
K900也是今年度一款很有代表性的金属手机,联想不仅采用大面积精钢材料来打造机身,通过包括拉丝工艺在内的各种处理,让机身面板显得质感十足,同时联想还大胆地在手机上裸露四颗螺丝,这样反传统的方式虽然引来了争议,但机身整体并没有显得突兀,反倒是很好地衬托出金属味道。再加上圆润的边角和仅仅6.9mm厚度的纤薄机身,K900在实现质感与高强度的同时,仍然保证了极佳的产品触感。
联想K900闪亮的金属机身给人硬朗的感觉
作为首款采用英特尔双核处理器的手机产品,K900本身就凝聚了联想和英特尔的期待,从机身工艺开始,包括5.5英寸全高清分辨率的大屏幕、1300万像素CMOS镜头以及完善的联想专属UI等在内,都足以显示出产品特殊的位置。而2GHz主频双核方案搭配2GB运行内存,K900在运行性能方面也可圈可点,并且现在的英特尔芯片在整体能耗、发热量等方面都有了很好的控制,再搭配“联想省电”等应用,让用户也无需担心电池的问题。
介绍机型:苹果iPhone 5用料方式:铝金属搭配陶瓷/着色玻璃(白色款/黑色款)参考价格:4799元
擅长运用材料的苹果在iPhone 5上开始采用和苹果笔记本电脑同样的铝金属,iPhone 5的框架和一部分背壳采用阳极氧化铝处理的铝金属打造,同时还根据不同的配色来搭配不同类的玻璃--而玻璃材质的运用在之前iPhone 4和iPhone 4S上已经成为了苹果的标志。苹果一向最求完美的产品打造方式带来了一部虽然拉长、但重量和厚度都更加美妙的产品,加上倒角设计和边角削切的方式,让用户在不经意间得到更好的握持与操控手感,哪怕习惯了前代产品的用户会觉得少了份量,但为用户减负这仍然是技术发展的趋势。
苹果iPhone 5采用金属与玻璃的混合后盖
在iPhone 5上,我们会发现信号的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三段式设计的iPhone 5搞定了这个部分,同时也让“三段式”成为了行业当中一个另类的潮流。不过iPhone 5却面临了“坐弯”这样的问题,这也算是金属本身的特性,让人虽然会抱怨一下,但很难能实质性地改变什么。无论如何,iPhone 5仍然是金属材料运用和工艺方面最成功的产品之一,这同时也让我们期待苹果的下一代iPhone会以怎样的材料和工艺来和我们见面。
最后:
实际上,当所谓的质感、档次的因素减退(塑料材质同样可以做得非常有质感),金属材质在手机领域的生存状态或许反而还没有塑料之类的材料那样稳定,可操作的空间也显得没有那么的大。它就是普普通通的一种材料,而选择不同的材料,产品在设计的部分会有相应的变化--也仅此而已。我们完全可以平等地来看待这每一种材料,而如何能够让这些材料发挥更大的潜力,就交给设计师和厂商们去解决吧。